菩提樹下看乾坤 明鏡台前見精神 澳門深含好故事 抗疫融匯大愛心

「菩提樹下看乾坤,明鏡台前見精神。澳門深含好故事,抗疫融匯大愛心」。

周邊疫情反覆   令人擔心

隨着次輪全民核檢結果皆呈陰性,本澳恢復防疫常態化,居民又回歸了正常的生活,但鄰埠香港及陸鄰廣州,仍面臨著抗疫近三年以來最複雜及嚴峻的衝擊。周邊地區疫情反覆多變,令人擔心,本澳已經曾受患劫、福地不能獨善其身,所以,市民必須要加強防疫措施,特別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要盡快接種。歐陽瑜表示,疫情下很多研究發現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且感染後的疾病進展更快、嚴重程度更高,重症和死亡風險增加。在大多數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個案中,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或癌症等慢性病,因此,做好慢性病防制工作尤為重要。她表示,預防慢性病的工作應從小開始着手,讓年輕一代從小開始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應從學校、家庭入手,把健康生活習慣融入日常生活。羅奕龍指出,目前本澳新冠疫苗整體接種率達92.1%,但八十歲以上長者和慢性病患者的接種率並不理想。多項研究確定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接種新冠疫苗能有效降低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因此,他再次呼籲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應盡早接種新冠疫苗。

澳疫情雖緩和  仍不能掉以輕心

疫情近三年,徹底改變了人生的習慣、工作、生活等等。世界各地對如何防疫未有共識,有的更已取消了防疫的限制措施,但內地和澳門一脈同源,唇齒相依,堅持「動態清零」,守護市民的生命安全。本澳目前雖疫情和緩,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市民要積極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繼續保持防疫意識,佩戴口罩及接種疫苗,注意個人衛生,減少不必要聚集,減低傳播風險,提高自身防疫安全,堅守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

北京馬拉松日前鳴槍

二○二二年北京馬拉松日前鳴槍,這項國內馬拉松頂尖賽事停辦兩年後再度開跑。創辦於一九八一年的北京馬拉松是中國內地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有着「國馬」之稱。今年是北馬第四十屆賽事,也是北京冬奧會後北京舉辦的第一場大型群眾性體育賽事,起點設置在天安門廣場,終點為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參賽規模為兩萬餘人,選手和工作人員需在賽前連續七日申報個人健康情況,完成全程疫苗接種,賽後四十八小時選手完成核酸檢測後方可獲得賽事成績證書,所有人員賽後七日內還需遵守不聚集等防疫規定。

大賽車意義遠超金錢的衡量

萬眾矚目的一年一度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於月十七至二十日舉行,四日賽程七個項目,復辦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賽令人振奮。社會上每年總有人質疑舉辦大賽車「弊大於利」兼且「勞民傷財」!但筆者認同鍾國榮的說法:「大賽車是澳門文化的一部分,是幾代人積累起來的成果」。舉辦大賽車的意義遠超出金錢的衡量!大賽車的舉辦,能向各地遊客帶來正面訊息,增加旅客來澳的信心,有助澳門疫後經濟復甦。作為歷史悠久的澳門體育品牌,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成為了澳門標誌性體育盛事,提升了國際知名度及旅遊形象。舉辦大賽車能帶動澳門經濟復甦,活動能吸引內地旅客來澳,激活中小企的經營;另外,大賽車創造商機;更可藉着活動聯動效應,為同期舉行的美食節,以及大賽車周邊文創產品等帶來產業聯動,促進相互發展,帶來社會整體經濟效益。

「成敗似花或非花,得失隨緣度歲華。意義真的不會假,評論如何看大家」。

---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