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雙星閃閃光,通關織女會牛郎。珠澳雙城更興旺,灣區體育路康莊」。
澳珠雙城「應節」通關
七夕佳期鵲橋會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流傳下來的美麗傳説,象徵著有情人終能團聚的美好願景。在織女星和牽牛星雙星團聚之際,澳門與珠海雙城「應節」通關,同樣象徵著澳門體育界與內地體育界緊密銜接,「大灣區九+二」城市將聯手打造相互交流和彼此進步的蓬勃興旺盛況。
「大灣區武術聯盟」助力提升文化軟實力
藉著疫緩通關的契機,香港武術聯會乘「十四五」規劃的春風,依託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合作交流示範區」,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拓建武術產業,釋放中國武術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向世界推廣中華文化,助力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在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武術聯會聯同中國武術協會與大灣區共同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武術聯盟」,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武術交流,共同提升武術在整個地區乃至國際的影響力。擬於 2022 年 11 月5 日舉辦 「粵港澳大灣區武術聯盟系列」活動。屆時將出版特刊、舉辦粵港澳大灣區 武術聯盟就職典禮、武術表演、歡聚晚宴等活動,並邀請北京、粵港澳大灣區 各地武術團體的領導、武術名家、武術精英,呈獻不同類型的競技及傳統武術匯演,以優秀的武藝匯演擦亮傳統武術作為世界性中華文化符號的品牌,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推廣,屆時澳門武術界亦將出席盛會,為傳承國粹、弘揚武術,邁向世界、根扎中華作出貢獻。
「大灣區武術交流中心」佛山市揭牌
武術歷史悠長,南粵各地習武成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在今年年初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武術交流中心,揭牌儀式展示佛山市南海區的功夫形象,讓武術成為推動文旅發展的亮麗名片,助力佛山建設「世界功夫之城」,通過加強粵港澳武術文化交流合作,打造集武術培訓、展演、武術體驗、武術尋根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武術文化體驗區。佛山市南海區作為「一代宗師」黃飛鴻與葉問故里,武術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據統計,目前佛山市南海區武術人口超過6萬人,現有武術館233家,涵蓋54個代表性拳種,並有武術醒獅隊2,700多支,連續成功舉辦佛山市南海區武術大師、洪拳大師、詠春拳大賽等國際、國內高水準賽事。
「六大工程」打造佛山功夫形象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更擁有「龍獅源地、飛鴻故里」的美譽,是南拳祖地和佛山洪拳的發祥地,2021年因醒獅文化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自2001年起,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龍獅運動協會主辦的獅王爭霸賽落戶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並獲得「黃飛鴻杯」的冠名,經過十幾年的深耕,「全國南北獅王爭霸賽」和「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已成為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獅藝賽事。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武術交流中心」將實施「功夫賽事競演工程」、「功夫產業繁榮工程」、「功夫傳承普及工程」、「功夫固本提振工程」、「功夫文化旅遊工程」和「功夫鑄魂立德工程」,以「六大工程」打造佛山功夫形象,使武術成為推動文旅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再現澳體健康活力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澳門體育界亦將重振雄風,再現健康活力體育旅遊國際都市的美好形象。
「雙城通關日,銀河七夕時。灣區同勁運,情義兩心知」!
--- 漣 漪 ---